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学习目标】1.把握文中一系列正义理念的内涵。2.准确理解苏格拉底提出的观点。3.体会高超的劝说艺术和严密的逻辑思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赠王侍御》•君子一切以仁义为指归,只有仁义道德才能让他真正动心。所以,在危及道义的时候,君子舍生取义。生命对于道义而言微不足道,失去了仁德,失去了真善美,失去了正义,生命只不过是臭皮囊,是行尸走肉,一点意义都没有。故而,在生死义利之间如何取舍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之高下,确实应该慎重。•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药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老人安详的闭上了眼睛,睡去了,对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走进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节选自《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人应当坚持正义》这篇小短文,欣赏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除死。老师死后,柏拉图不想在雅典呆下去了,28岁到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死后,他所创立的学园有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对话录》•《对话录》,柏拉图代表作之一,是他对话系列的统称。古希腊哲学在公元前六至四世纪发展到高潮。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录,是最具特点的散文体裁。这种文体记述了当事人的对话。《柏拉图对话录》选收的四篇由古希腊语直接译出,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思想、生活和谈话,其中所探讨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和方法的最集中的缩影。语言知识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服膺(yīng)褒贬(bāo)理睬(cǎi)遭殃(yāng)•(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没收(mò)没来过(méi)(2)空谈(kōng)空白(kòng)(3)重视(zhòng)重逢(chóng)•2.语境辨析法•转过墙脚,忽然看见一个穿着打扮与普通人大相径庭的人钻进了一条小弄(lòng)里,我很想弄(nòng)明白他到底是谁。•二、写对字形•(1)诚huáng(惶)诚恐彷huáng(徨)(2)hú(糊)涂hú(湖)泊•(3)jiàn(健)康关jiàn(键)•三、明确词义•(1)无可非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毕恭毕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拳拳服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2)古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子对皇帝的敬畏。后也用来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3)十分恭敬。(4)诚恳地信奉。拳拳,诚恳的样子。服膺,牢牢记在心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