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自主预习一、作者介绍:韩愈(见课下注释)补充:唐代出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必定。二、“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通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三、“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四、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普通是陈说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解说……的道理”,能够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某些。本文是叙述韩愈有关从师学习问题的见解,“师说”即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五、结合课下注释,标出读音,读顺文章。六、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晰的地方作出标记。第一学时【学习目的】1.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理解“古文运动”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词以及词语的特殊使用方法、特殊文言句式。【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字词句式,背诵全文。【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韩愈,字 ,世人对他的称呼有: 唐宋八大家: “韩潮苏海”指的谁?(学生口头回答)2.请学生朗诵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字音(句读、经传、苌、聃、蟠、或不焉、谀)、断句、声调等。二、疏通文意:请同窗翻译课文,碰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教师纠正解说。三、讨论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1.师:课文中出现 26 次,探究总结它的含义和使用方法⑴ 作名词:⑵ 作动词(名词作动词):2.之:课文中出现 25 次,总结探究它的使用方法【当堂检测】1.整顿掌握下列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