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析方法总结前言1有一个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故事:某村庄的农田遭受了蝗灾,眼见庄稼就要颗粒无收,村民们想从毛主席语录中寻找攻克这场灾难的答案,但是只有一句看上去最为合适.毛主席说,人民在没有方针指引的情况下,应该自己解决问题!于是,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一齐到田间徒手将蝗虫一个一个摘除掉,数百村民辛苦劳作了七天,才将蝗虫全部消灭.若这样的事发生在现在,只消一个小时,撒上几袋农药便能解决问题.上面的问题说明了工具的重要性前言2分析问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1,具备一定的耐心,难度较大的问题的发生原因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不是很快可以发现的,所以一定要有持之以恒决不放弃的耐心;2,要有信心;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各有差异,所学知识和经验固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全部,别人(职位或技术更好的人)不能分析出结论的不能说明你不能做到;3,具备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品质问题分析时与警察侦破案件思路相差不大,一定要具备必要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推理严密,既有利于找出问题点也可以说服别人;4,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一般情况下理工科背景的人员在简单的培训后都可胜任;5,养成自己动手分析问题的习惯,部分测量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一味地交给别人去做意味着可能丧失发现根本原因的机会。一.品质问题的解析(1)品质问题的形成过程与问题的种类品质问题或缺失的形成通常非瞬间造成,在其过程中一定有脉络可寻,且是逐步演变的。在问题形成之初,若能及时发现及防治,将可避免问题及缺失的扩大。基本上,品质问题可分为四阶段,每一阶段有其发生时机、发现方法及解决原则。工程品质发生不良、瑕疵、缺点、错误、遗漏、违规、抱怨等,均为工程品质问题。广义的工程品质问题通常包含作业的成本问题、交货期(进度)问题、安全问题、环境(环保)问题、士气(人际关系、社会形象、企业文化)问题等,均可能延伸为品质问题发生时机潜在问题通常是在规划或设计阶段。临界问题通常发生在试作或执行阶段。且其品质检验结果接近[不合格]时显在问题通常发生在执行、检查或检验阶段。且其品质检验结果刚超过[不合格]时危机问题通常发生在作业或产品有重大缺失,对制程或顾客造成重大影响发现方法利用适当资料来源,如影响产品品质相关的制程与作业、特采、稽核结果、品质纪录、服务报告及顾客抱怨等,以侦测分析潜在问题。以管制图为例,当测定值的点子出现下列情形,即可能有潜在问题:●连续三点之中有两点接近管制界限●连续五点上升(或下降)但未接近管制界限●连续八点落在中心值附近检视作业纪录,发现品质特性实际值已接近作业标准之管制界限或规格界限,或有倾向上述界限之趋势。透过自主检查、客观检验、品质稽核、顾客抱怨等方式,发现作业或产品有不符合、缺点或其它不期望情形等。重大缺失已造成停工、减产或危害人员安全与健康等事实,或已形成上述事实之迫切威胁。一.品质问题的解析(2)1判定潜在不符合问题及其原因。1.采取管制措施,如增加自主检查或检验与测试的项目、频率1.检讨异常事实(包括顾客抱怨)1.采取应变措施(如不合格品的管制),减轻问题造成的影响2.评估采取预防异常发生措施的必要性2.掌握变异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改善措施2.调查及分析异常原因2.采取改善措施3.决定及执行必要的措施3.评估采取防止异常再发措施的必要性3.如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4.纪录采行措施执行结果4.决定及执行有效改善的措施5.检讨预防措施5.纪录有效措施的执行结果6.检讨采取的有效措施解决原则一.品质问题的解析(3)二,故障分析理论(1)要使工程中正常波动改善,需要系统分析,使用6SIGMA工具等工程中异常波动,宜使用普通分析方法/工具维持管理区域系统改善区域维持管理新区域二,故障分析理论(2)100%全部真正原因解决问题要了解的原因CBA1,问题发生的全部100%真正原因很难全部找出;2,一般情况下只要达到水平B即可初步解决问题;3,原因了解越充分(越靠近C),对彻底解决问题越有利,它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分析者经验、知识水平及努力程度;(2)分析问题的方法;(3)检测工具、设备及精度范围;(4)必要的支援可解决问题区域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