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根底知识地基及根底是一项古老的工程技术,又是一门年 青的应用技术,地基根底是一切建筑物的最重要的部 位.如地基不好,上部结构最好,整个建筑物也会出 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构成天然根底的物质不外乎地壳中的岩石和土. 地壳的一般厚度为 30〜80Km,它的物质、形态和内部 构造是在不断地改造和演变的.导致地壳成份变化和 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年代是指地壳开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 境及生物演化相应的时代段落.大体分为新世代〔0.12〜70 百万年〕、中生代〔70〜225 百万年〕、古 生代〔225〜600 百万年〕及元〔太〕古代〔大于 600 百万年〕.我们通常说的地基土是属于新生代.一、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土是连续、巩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 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多种自然环境下 生成的沉积物.土的物质组成包括有作为土的骨架的固态矿物成 分.其组成情况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一〕土的颗粒级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土,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 成的.土粒的粒径由粗到细逐渐变化时,土的性质相应地发生变化,土的性质随着粒径的变细可由无粘土 性变化到有粘土性.根据粒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漂石或块石颗粒,粒 径>200mm 〔卵石或碎石颗粒粒径约 200〜20mm〕,透 水性很大,无粘性,无毛细水;圆砾或角砾颗粒〔粗 20〜10mm、中 10〜5mm、细 5〜2mm〕透水性大, 无粘性,无毛细水上升高度不超过粒径大小;砂粒,〔粗 2〜0.5mm、中 0.5〜0.25mm、细 0.25〜0.1mm、 极细 0.1〜0.05mm〕,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 水性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遇水不膨胀,枯燥 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随粒径变小而增大; 粉粒〔粗0.05~0.01mm、细 0.01~0.005mm〕,透水性 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胀小,干时稍有收缩,毛 细水上升高度较大,较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粘粒 <0.005mm,透水性很小,湿时有粘性,可塑性,遇 水膨胀大,干时收缩显著,毛细水上升高度大,但速 度较慢.土的不均匀系数:d60-10d10-有效粒径〔小于等粒径的土粒重量累计百分数为 10%〕dfin限定粒径〔小于等粒径的土粒重量累计 60百分数为 60%〕〔二〕土的矿物成分土粒的矿物成份主要决定于母岩的成份及其所经 受的分化作用.不同的矿物成份对土的性质有着不 同的影响.其中以细粒土的矿物成份尤为重要.漂石、卵石、圆砾等粗大土粒都是岩石的碎屑, 它们的矿物成份与母岩相同.砂粒大局部是母岩的的单体矿物颗粒,如石英、 长石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