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免疫室应琪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原理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抗原发生的反应。样本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反应,未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步骤中除去。然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可检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嗜肺军团菌人最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非典型性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肺炎型和庞蒂亚克热型(Pontiacfever)。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22],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高峰[23],可持续存在3~6个月。Q热立克次体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血清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4~8周达高峰[24],可持续存在3~4个月。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能引起上呼吸道疾病,伴随有急骤发热和轻度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14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6]。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两岁以下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冬季爆发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7]。流感病毒它是流感的病原体,在具有潜在病理学的患者中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它易于与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所以在流行期临床诊断很困难。因此,实验室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7]。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在2-4岁儿童中能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哮吼)。3型具有流行性,1和2型具有地域性。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7]。呼吸道九联检结果判断1.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2McCoy细胞中的肺炎支原体3.Q热立克次体II相4.肺炎衣原体(原生小体)5.Hep-2细胞中的腺病毒6.Hep-2细胞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7.LLC-MK2细胞中的甲型流感病毒8.LLC-MK2细胞中的乙型流感病毒9.LLC-MK2细胞中的副流感病毒1、2和3型10.质控嗜肺军团菌注意要点:1、形状是否典型,短杆状,类似阴性杆菌2、荧光强度是否足够注:1、不建议在形状不符合的情况下报弱阳,即形状是否典型优先级大于荧光强度2、若第二孔阳性,不建议报阳性。Q热立克次体和衣原体左侧为立克次体,右侧为衣原体,两者形态上没有很大的差别,判读阳性的标准一样。要求占满整个视野且荧光强,形态优先于荧光。注意要点:均匀分布于整个孔内事业较清晰,没有明显污染,可以清晰的看到单个的绿点。注:1、相对来说衣原体比立克次体常见,但总体来说,两者阳性都少见。2、衣原体孔内经常性有细胞残骸存在,表现为背景不清晰以及有红色破碎细胞判读典型细胞要点:1、细胞外围全包,明亮的一圈荧光2、细胞外围几乎全包,大部分区域有明亮的一圈荧光3、区分杂质荧光带来的干扰,一般来说,杂质荧光表现为不规则形态,即荧光不完全在细胞外围,可以认为杂质荧光斑块覆盖细胞,同时在黑色的背景色上也会有荧光肺炎支原体弱阳性阴性肺炎支原体强阳性肺支阳性的标准:典型细胞应超过30%,根据各个显微镜的不同,可以相应的提高或降低标准,以该显微镜的阳性质控为准,需注意,该质控应为无杂质荧光或少杂质荧光5、6、7、8、9病毒孔此处,可能出现合胞现象,即荧光不止出现在细胞外围,细胞核内也有荧光,也为典型细胞。病毒孔阳性标准:中心区域平均每个视野超过3个典型细胞关于肺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