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秦 汉 时 期 的 音 乐 由 周 至 秦 , 天 下 大 势 合 而 分 , 分 而 再 合 。 秦 灭 诸 侯 成 就 帝 业 , 为 天 下 一 统 ,在 文 化 上 推 行 大 一 统 的 文 化 政 策 , 其 中 包 括 统 一 文 字 、 划 一 度 量 衡 、 车 同 轨 、 货同 筹 等 措 施 。 秦 始 皇 在 征 服 六 国 后 , 将 从 六 国 掠 夺 来 的 乐 妓 及 钟 鼓 乐 队 也 都"统一 "到 秦 宫 廷 中 来 。 据 《 说 苑 》 卷 二 十 的 记 载 , 阿 房 宫 中 "皆 有 钟 磬 、 帷 帐 、 妇 人 、优 倡 … … 锦 绣 文 彩 , 满 府 有 余 , 妇 女 倡 优 , 数 巨 万 人 , 钟 鼓 之 乐 , 流 漫 无 穷"。秦 亡 之 后 , 汉 王 朝 在 休 养 生 息 , 创 造 安 定局面的 同 时 , 也 仍然需要构筑大 一 统 的文 化 格局。 从 这方面的 实际建树看, 汉 代的 音 乐 文 化 , 整体上 呈现为 宏大 通达的气势 , 虽然与先秦 音 乐 有 很多的 不同 , 但是也 并非没有 传承, 而 是在 对先秦 文 化的 吸收中 , 重新塑造 出新的 文 化 气质, 无 论是先秦 理性风格, 还是楚汉 浪漫 气息 ;无 论是神明天 人 之 乐 的 斑斓奇异, 还是世俗民众之 乐 的 现实情趣, 在 当时 多种社会音 乐 行 为 方式中 , 都 有 新的 创 造 与发展, 形成 新的 艺术风格。 第 一 节乐 府 音 乐 秦 时 , 宫 廷 中 就 设有 音 乐 机构"乐 府 "。 集"六 国 之 乐 "于咸阳宫 。 秦 亡 后 , 汉袭秦 制, "乐 府 "机构亦延承下 来 。 至 汉 武帝 时 , 乐 府 音 乐 机构得到 了扩大 和进一步的 发展, 遂有 汉 武帝 立乐 府 之 说 。 《 汉 书·礼乐 志》 记 "至 武帝 定郊祀之 礼… …乃立乐 府 , 采诗夜诵, 有 赵、 代、 秦 、 楚之 讴。 以李延年为 协律都 尉, 多举司马相如等 数 十 人 造 为 诗赋, 略论律吕, 以合 八音 之 调, 作十 九章 之 歌 ", 便是这一现实情况的 反映。 汉 代的 乐 府 作为 宫 廷 音 乐 机构, 其 主要职能是制乐 以为 宫 廷 活动服 务。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