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保存方法 1。细菌保存于穿刺培养物中:一般细菌保存于穿刺培养物可以维持两年。具体方法如下: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分散良好的单菌落,针缓慢穿过琼脂到达瓶底,连续几次,盖上瓶盖拧紧,做好标记。室温下存放于暗处。(最好一点可以将瓶盖放松,在适当温度下培养过夜,再拧紧瓶盖并加封 Parafilm 膜,室温或最好在 4度避光保存)。 2。细菌保存于含有甘油的培养物中: (1):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培养物:取 0.85ml 细菌培养物,加入 0.15ml 高压灭菌甘油,振荡培养物使甘油分布均匀,然后转移到标记好的保存管内,密封,在乙醇-干冰或液氮中冻结后再转至-70 度长期保存。在复苏时,用灭菌接种针刮取冻结的培养物表面,然后立即把黏附于接种针上的细菌划于含适当抗生素的 LB 琼脂平板表面,于 37 度过夜。 (2):在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培养物:从琼脂平板表面刮下细菌放入装有 2mlLB 的无菌试管内,再加入等量的含有 30%灭菌甘油的 LB 培养基,振荡使甘油完全分布均匀后,分装于无菌保存管内,密封,再按前述方法冰冻保存。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可用于保存在质粒载体上建立的cDNA 文库。 菌种保存方法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 4 —6 ℃冰箱内保存。 2 .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 .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