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章(平均指标) 简单调和平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求平均计划完成度产量是M,计划完成度X) 简单几何平均数 加权几何平均数 众数(M0,△1 众数组次数与前一组次数之差,△2 众数组次数与后一组次数之差,d 为众数组组距) 中位数(Me 中位数,L\U 下上限,Sm-1中位数组前个组的次数之和,Sm-2,中位数组后各组的次数之和,fm中位数组的次数,d中位数组组距) 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关系 第五章(标志变异指标) 1、级差(全距) 2、平均差(n 变量值项数,f 各组次数) 3、标准差(均方差) (简单式) (加权式,已分组资料,f 各组次数) 4、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3 5、交替标志 Q =1-P(如,P 是合格率,Q 是不合格率) 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 一、 平均发展水平 1、由时期数列计算 2、(1)由时点数列计算 (2)间断时点数列计算 ★间隔相等时,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间隔不相等时,采用时间间隔长度加权平均 4 3、增长量 3、平均增减量(最终产量-最初产量/n) (n 开始那年不算进去) 4、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5、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 6、平均发展速度(an/a0 定基发展速度,就是总发展速度即增长量+100%) 7、长期趋势的测定与分析 5 (1)时距扩大法 (2)移动平均法 (3)最小平方法 第七章(统计指数) 1、拉式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基期加权综合指数)) 2、拉式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 6 3、数量指标指数 (1)以基期价格为同度量因素(拉氏公式) (2)以报告期价格为同度量因素(派氏公式) ★一般原则: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4、质量指标指数 (1)以报告期销售量q1 为同度量因素 (2)以基期销售量q0 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原则: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7 5、固定权数指数 (K 为个体物价指数,W 为固定权数,W =/) 6、平均指标的两因素分析(固定构成指数固定报告期数量,结构构成指数固定基期价格,平均=固定×结构) 第八章(抽样判断) 1、样本指标 8 样本方差S2 = ∑(x-)2/n –1 2、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3、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1)当抽样方式为重复抽样时 (2)当抽样方式为不重复抽样时 4、样本成数的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 (1)在重复抽样下: (2)在不重复抽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