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统计这个概念,其实包括三种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涵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统计资料:是反映被调查研究的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字资料、图表资料等 统计工作 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利用各种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统计资料工作的总称。 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结论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1 .广义:社会经济、自然领域总体的数量方面 2 .狭义: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根本特征是在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揭示事物的本质、相互联系、变动规律和发展趋势。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 、大量观察法:对要研究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2 、统计分组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现象的总体特征,将调查得到的大量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组别,使组内的单位具有相对的同质性,组间的单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适用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3 、综合指标法 即用统计指标去概括和分析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 总体的前提条件:总体的同质性。 4 统计模型法 5 、抽样推断法 6 、指数法 7 、时间数列分析法 8 、相关分析法、图表法 对比分析法 描述统计学 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内容 :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 目的:描述数据特征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推断统计学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内容:抽样推断、假设检验 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总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两者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和总体范围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同一个研究对象,在—种情况下为总体,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变成总体单位。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