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三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我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信念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别。[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师生对话、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学时] 4 学时 [教学过程]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弘扬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效国之行,做一个坚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的概念: 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2 、爱国主义的涵义: (1 )一种情感;(2 )一种思想观念;(3 )一种行为规范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涵义?(师生对话) 2 首先是一种情感:眷恋感/钦佩感/自豪感/自尊感/亲和感/尊重感/归属感/责任感/义务感/献身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是对于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的自觉意识,是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贡献力量的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 其次是思想观念:(1 )群体意识观念(民族自尊/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