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VIP免费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_第1页
1/9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_第2页
2/9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_第3页
3/9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卵巢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 3 位,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酸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1筛查、遗传倾向与干预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 15%。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卵巢癌患者早多携带 BRCA 基因的突变,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病理类型主要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预后较好。1.1 筛查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也不支持对一般人群进行常规的卵巢癌筛查。但应重视一些卵巢癌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腹围增加、易饱感,或尿频尿急,特别是这些症状新发,或经常出现,应及时进一步检查。1.2 基因检测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多项的个体,建议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1)家族中存在已知的 BRCA1/2 突变的。(2)卵巢癌个人史,或患其他 HBOC 相关肿瘤,且确诊年龄<50 岁。(3)患 HBOC 相关肿瘤,且确诊年龄 S60 岁,并且有第 2 个原发肿瘤,或三阴性乳腺癌,或“个近亲属患 HBOC 相关肿瘤。(4)近亲属中人患 HBOC 相关肿瘤。(5)男性乳腺癌患者,或有男性近亲属患乳腺癌;肿瘤组织检测到 BRCA1/2 突变,但未行胚系分析。(6)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的筛查参见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结直肠癌。1.3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风险管理(1) 对 BRCA1/2 突变携带者,建议在 35〜40 岁或完成生育后进行预防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2)对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的切除和子宫的切除应基于个体情况,如是否生育、绝经情况、合并症、家族史等因素。(3)口服避孕药物可以降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风险降低的程度与服用药物的时间呈正相关。口服避孕药物预防卵巢癌特别适用于已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术的 BRCA 突变携带者。2组织病理分类上皮性肿瘤最为常见,约占 90%以上。3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2013 年进行了最新修订。其分期标准见表 2。4诊断原则和依据(1)详细的病史采集(强调家族遗传史询问)。(2)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3)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US),必要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4)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若有胸腔积液需穿刺抽水做细胞学检查。(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