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无锡市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2017 版)(爱卫部分 )为依法、科学、有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促进改善城乡居住环境,降低相关传染病流行风险,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和《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一、鼠类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按照 GB/T 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的取样要求(附录 1-1、1-2),选择公共绿地/公园 /道路两侧,垃圾中转站 /公共厕所,单位/居民区院内,农贸市场/工地 /车站,宾馆 /餐饮等生境,监测路径指数、防鼠设施合格率和鼠迹阳性率。2.监测时间全年开展 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3.监测方法按照 GB/T 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的取样要求, 外环境沿选择的线路如街道或铁路两侧、河湖两岸或公共绿地、 单位或居民区院内行走,仔细搜索并记录行走距离内发现鼠洞、活鼠、鼠尸、鼠粪、鼠道、鼠爪印、鼠咬痕等鼠迹的处数,监测路径指数;室内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店、宾馆饭店等场所,监测防鼠设施合格率和鼠迹阳性率。填写记录表(表1-1)、汇总表(表 1-2)。— 2—4.统计与计算路径指数法鼠密度以每千米发现的鼠迹数量,及路径指数表示。二、蚊虫监测1.监测生境的选择及方法采用路径指数法。以人居环境为核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居民区、单位(有独立院落)、建筑工地、道路,总调查路径4000延长米以上。调查时, 依据监测人的步幅设定好计步参数,随身携带计步器等,沿监测路径,以均匀步伐前进,并记录沿途所有积水容器及小型水体(如水生植物、废弃容器、功能性积水容器、管井及下水道口、竹筒 /树洞、轮胎、绿化带垃圾、喷泉、叶鞘积水等)中发现幼蚊(蛹)阳性容器数和小型积水处数,收集阳性容器中的幼蚊进行种类鉴定并填写记录表(表2-1)和汇总表(表 2-2),结束后记录路径长度。2.监测时间:在 6月中旬和 9月中旬各监测 1次。3.统计与计算:密度指标为路径指数(I) ,单位为阳性水体数每千米(阳性水体数/千米)。4.监测器具:计步器、手电筒、捞勺、长吸管、小滴管、白色方盘、采样管、水网等。三、蝇类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 3—参照 GB/T 27772-2011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蝇类》按照城市人口规模抽取室内蝇类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和室外蝇类孳生地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见附录3-1、3-2)。2.监测时间在蝇类活动高峰期,分别于6月和 9月各检查一次。3.监测方法检查餐饮店、商场、超市、机关、企业单位、饭店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