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章 综述一、工程概况:空中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距无锡 30 多公里,距苏州 50 多公里,有“天下第一村”美誉。本工程转换层位于四层以上,层高一层5.8米,二、三、四层高4.8米,转换层大梁,承重模板支架,顶板部位支架搭设,利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与荷载传递,支架基础根据混凝土梁浇筑时作用在水平模板上的冲击荷载分别落在三层顶板以下的楼面上,模板竖向立杆底部加木方垫板,本工程转换层主要是完成下部框架结构与上部主楼剪力墙、柱的转换。本工程转换层应为梁式转换层,上层大部分剪力墙、柱在转换层部分H型钢梁上生根,剪力墙、柱等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为C60,梁、板、楼梯等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二、施工方案的选择与确定:对于此类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方案主要有三种:迭合梁方案、附加支撑系统方案和荷载传递方案。迭合梁方案是将一根整梁分两次浇筑,下部梁按承担全部施工荷载计算配筋,待先浇筑的下部分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后,再浇筑上部梁,以下部梁承担施工荷载,完成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迭合梁施工方法简单,但工期较长;另外,由于转换层中的框支梁的梁高变化较大,无法统一浇筑,因此该方案对本工程不可行。附加支撑系统方案是先施工转换层框支柱及剪力墙体至框支梁底标高, 待框支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后,在框支柱预焊牛腿,上托型钢梁或型钢直接焊接在预埋件上形成附加支撑系统,承担转换层大梁部分施工荷载,完成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本工程需一次性投入用钢量较大;另外该方案施工工艺复杂且精度要求高,工期也较长,因此,经综合比较,本工程没有采纳此方案。荷载传递方案是以转换层楼面已施工完的框架梁为主要承载构件,在已施工完成的转换层框支柱上设置满堂红脚手架支架作为辅助卸荷构件,形成支撑系统完成转换层框支梁的施工。若采纳该方案,本工程转换层施工钢管和扣件,而且可还可以用于后续模板工程施工,一次性投入较小,经济效益较好;另外,该方案施工操作方便、简捷,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及工期,因此本工程选用了荷载传递的施工方案。三、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1、 因为承重主梁面截面尺寸较大,结构层楼面自重很大,施工阶段所要求的承载力大于极限状态的要求;2、 转换层主梁钢筋用量大,绑扎难度高,传统的钢筋绑扎方式不能满足转换层的施工要求;3、 转换层梁与梁柱节点出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难度大,施工要求比较高;4、 转换层梁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