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维修血球仪基础知识VIP免费

维修血球仪基础知识_第1页
1/12
维修血球仪基础知识_第2页
2/12
维修血球仪基础知识_第3页
3/12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普通正常人血液量约为体重的 7%左右,可分为液体的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 Cells)两部分,其中血浆约占 55%,血细胞约占 45%。 血浆由水、食物营养成份、代谢废物、激素、抗体、酶、蛋白质等组成。 红细胞(RBC)(内含血红蛋白) 血细胞分为 3 种 白细胞(WBC) (俗称血球) 血小板(PLT) 三者在血液中的数量比约为 RBC:WBC:PLT=500:1:30。 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粒细胞(75%)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WBC 又分为 淋巴细胞(25%) (Lymphcyte) 单核细胞(5%) (Monocyte) 人类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组分的变化,比如全身各组织的感染性炎症可引起血液内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的改变。所以及时了解血液组分的变化,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与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所谓血球计数主要是计数单位容积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个数,它已成为各级医院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必做项目之一。 RBC、PLT 和大多数 WBC 在骨髓生成,其功能特点如下: 生命周期 功能 正常值 直径 体积 RBC 120 天 运送O2 和 CO2 3.5~5.5×1012/L 6~8 60~1203(f l) WBC 7 天 抗感染,产生抗体参与免疫反应 3.2~9.7×109/L 8~20 120~10003(f l) PLT 8~10 天 止血、凝血 100~300×109/L 2~4 2~303(f l) 二、血液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血液自血管内采出后如不加抗凝剂将很快发生凝集反应,形成血凝块(由血细胞和纤维蛋白等凝缩而成)和淡黄色的血清(SERUM),该反应是不可逆转的,标本将无法用于血细胞测定。所以要进行血细胞分析必须对血液进行抗凝处理,国外大多数已采用静脉抗凝血标本,国内则以末梢血(即指尖血或耳垂血)标本为主。 抗凝剂:以 EDTA 为进行血细胞分析的首选抗凝剂,浓度为 EDTA K2:1.5~2.2 mg / ml 全血,室温 24 小时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测定结果不变。白细胞分类可稳定 6~8 小时,血红蛋白可稳定数日,但镜下的白细胞分类,2 小时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故需作镜检分类者,应及早推制血片。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A. 静脉抗凝血采集后应立即连续充分混匀 2 分钟,加盖。 B. 若在 4 小时内测定,标本放室温下;若要在 4 小时后测则要放在 5C,但低温贮存时血小板和 MPV 值会受影响。 C. 冰箱内取出的抗凝血应恢复至室温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维修血球仪基础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