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 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 酸痛、心 前 区 压迫 感、头痛、血红蛋 白 尿 、异常出血等,可致死 亡 。麻醉 中 的手 术 患 者 唯 一的早 期征 象 是伤口 渗 血和低 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 果 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 只 引 起 一些 类 似 发热反应的症状。但 因 多数是毒 性大的致病菌,即 使 输入10-20ml,也 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 输血科 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 况 ,与 输血科 共 同调 查 、分 析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 因以确定 进 一步 的处理、治 疗 方 案 。患方 提 出异 议 时,经 治 医护人员应该 与患方 共 同封 存剩 余 血液 、血袋 及输血器 材 等 ,双 方 签 字 后由 输血科 保管备 查 。 (二)输血科 工 作 人员接 到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 细 询问 患者所属 病 区 、姓 名 、性别 、住 院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