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培训教材VIP免费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培训教材_第1页
1/99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培训教材_第2页
2/99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培训教材_第3页
3/99
1 第一章 自动化仪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 概述 自动化仪表包括过程变量检测与变送、显示和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的各种仪表单元和系统,其中包括工业企业广泛使用的热工仪表;用于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和成分等的测量。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仪表与工厂自动控制系统成为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在很多现代控制装置中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其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前期(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自动化仪表划分成各种标准功能单元,按需要可以组合成各种控制系统。 中期(20 世纪 70 年代后): 1、控制仪表集中在控制室,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送往控制室。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监控生产流程各处的状况。 2、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多回路控制系统。 3、集散控制阶段。 4、计算机的出现,大大简化了控制功能的实现。最初,人们设想用一台计算机取代所有回路的控制仪表,实现直接数字控制( 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 ) 。 5、但 DDC 系统的故障危险高度集中,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所有控制回路瘫痪,使生产过程风险加大。因此, DDC系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体积缩小,出现了内装 CPU 的数字控制仪表。基于 ―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的理念,在数字控制仪表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上,开发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集散型控制系统(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 系统实行分层结构,将控制故障风险分散、管理功能集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 CPU 进入检测仪表和执行器,自动化仪表彻底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统也出现了由智能仪表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 (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FCS 系统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依靠现场智能仪表便可实现生产过程的检测、控制。 而用开放的、标准化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将分散在现场的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集中管理。 在现代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企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量虚拟仪器的使用,控制系统与检测仪表之间的界限在进一步的缩小。 按照传统仪表的概念,可以将自动化仪表分为检测与变送仪表、控制仪表和执行控制单元三个部分。检测与变送仪表用于将现场的过程变量值转换为标准的过程信号,提供给控制仪表,实现各种控制功能;PID 控制、比值控制、智能化控制等。执行器则是将控制单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培训教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