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滑坡泥石流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场外灰场及运灰道路工程,位于厂址东北方向约 2.5km 的山沟内,灰场位于该沟内的一条岔沟,该岔沟近似呈东南西北走向,属于山谷灰场。灰场初期坝位于下游沟口相对较窄的位置,沟口剖面呈“V”字形,初期坝以上沟的长度约 600m,坝肩坡度约 45。,坝址区高程在 1159m,沟底和两岸植被良好,沟内有村民种植的树木;沟内无人居住。地表由粉质粘土组成,植被良好,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灰场运灰道路分两期建设,一期总里程长 5.171km,其中,灰场外道路长4.560km,灰场内 0.611km;二期总里程 0.785km,场外道路长 0.25km,灰场内0.535km。场外道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 30km/小时,路基宽 8.0m,路面宽度 7.0m;场内道路按四级设计,设计时速 20km/小时,路基宽 6.5m,路面宽 6.0m。灰场构筑物征地面积共 9.43 公顷(141.4 亩),其中灰场管理站征地面积 0.227 公顷(和 3.41 亩)、灰场征地面积 7.37 公顷(110.51 亩)。二、泥石流、山体滑坡预防措施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石流、石块的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迅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泥石流来势迅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塌陷相伴相随,堵塞河道,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泥石流、滑坡预防措施: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报告,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向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和应急电话。现场人员应尽快帮助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他危险源存在。如人员身上有重物,应仔细挂壁观察,结合现场情况,搬离重物5或将伤者救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仔细核查事故现场人员情况,便于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有序组织施救。在抢救伤员同时应注意自身防护,不可盲目施救。应急要点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地或向高处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峭壁山坡下。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水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