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讨论课报告 讨论课题:《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讨论目的:通过对近十年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的讨论与分析,加深同学们对《宏观经济学》中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几个变量的理解,认识到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及其作用,同时使同学们对中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时间:2012 年 10 月 2 日------2012 年 10 月 6 日 讨论方式:小组讨论并从网上搜集资料。 讨论过程: 10 月 2 日下午 1:00 左右,我们全组成员在自习室集合,对王老师布置的课题进行讨论研究。 首先,我们对《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这两个课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老师的要求,最终绝对选择第一个课题进行讨论并研究。 其次,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确定讨论研究的方向,各位组员踊跃发言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有 3 位同学提出的讨论方向较为明确且具有可行性。分别是: 1.×××同学提出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对经济发展所起的拉动作用方面看待中国经济的增长。 2.×××同学提出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我国就业人口的增加,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进步等因素)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 3.×××同学提出从中国改革开放30 年所采取的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方面入手。 我们对这 3 个论点进行讨论研究,对其可行性、难易程度、可能结果和自身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第 2 个提议作为讨论研究方向。 10 月 3 日---10 月 5 日,我们便分开在网上查找资料,并在 Q Q 讨论群里进行讨论。所查资料有很多,因此数据和图表也比较多。现罗列并分析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是持续增长的,但由于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GDP 的增长速度是有所下降的。 下面我们来看同期其他经济因素的变化情况: 财政收入的增加是政府职能扩张的前提条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就必然增加,这样又使得财政收入增加,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所以经济的增长较快,这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另外: 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必然增加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社会消费。如下图所示: 同时,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必然会引起社会供给的增加,而增加社会供给的前提条件即资本的投入也必然会增加: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