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读普通高中好还是读职业高中好? 近一个月来,笔者到了许多市县中学,也到了许多乡村农户,接触了许多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学生、各种身份的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闲散人员,还接触了一部分刚刚高考后闲居在家的不知中榜与否的高中毕业生,在围绕农民子女读普通高中还是读职业高中的热门话题上,的确让我看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前景与无奈。可喜者,中国老百姓有一个共识:子女必须要读书,而且一定要读有用的能学到知识的书,于是他们坚定信念只要其子女愿意读书,就是卖口粮借息钱也要送。无奈者,则是老百姓人生理念的另一面:不管其子女的成绩与智商如何,必须完成普通高中学业,这才叫读书。至于读职业高中,他们在茫茫的招生洪流中,早已经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子女扬帆的彼岸。因此自然有一部分家长在“社会绅士名流”们的指引下,走进了自己本意并非如此的学校,悲剧也就此发生。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老百姓如此铁心要子女读普通高中?为什么那些想读职业高中的家长们却往往事与愿违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中职学校让子女学习深造?为什么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能够得到国人共识?为什么美国的综合型教育(普职教育兼容)能让美国人聪明智慧?为什么日本的“中职学历延伸”居然能让日本战后迅速崛起?而我们若大之中国却在选择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甚至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如此尴尬和艰难?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国人(包括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能力和国家教育管理是否规范化的问题。在应试高考教育与综合素质技术技能教育的问题上,为了正本清源,解国人认识上的一二迷津,笔者想就中国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选择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如何择校,如何选择专业等十个问题,作一点探讨,权当引玉,但愿不娱世人之讥! 一、如何选择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是普高与职高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二是从挤普通高考独木桥来看中职教育比普通高中教育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普、职两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普、职教育所肩负的不同责任范畴和历史使命。有关专家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大致分为四种: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同,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自然不同,因而同一类型的教育往往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求的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这就需要不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