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三点式LC 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反馈系数对起振和波形的影响; 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2、观察反馈系数对起振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20MHz 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原理 1、三点式LC 振荡器 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 8-1 所示。 C4C6R7R8R6Q1C9R9C10Q2R10R5C11R15Q3R17R14C5K5C8C7K6K7R12C12R16W2TP 5TT1TP 4C40K8T2+12V 图 8-1 三点式LC 振荡器实验原理图 图中,T2 为可调电感,Q1 组成振荡器,Q2 组成隔离器,Q3 组成放大器。C6=100pF,C7=200pF,C8=330pF,C40=1nF。通过改变 K6、K7、K8 的拨动方向,可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设 C7、C8、C40 的组合电容为 C∑,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F=C6/ C∑。 通常 F 约在 0.01~0.5 之间。 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 和 C∑取值要大。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 C6 和 C∑,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忽略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则三点式LC 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如图 8-2所示。 图 8-2 三点式LC 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 图 8-2 中,C5=33pF,由于 C6 和 C∑均比 C5 大的多,则回路总电容450CCC 则振荡器的频率 f0 可近似为:)(2121452020CCTCTf 调节T2 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当T2 变大时,f0 将变小,振荡回路的品质因素变小,振荡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也变大。实际中C6 和C∑也往往不是远远大于C5,且由于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在改变C∑,即改变反馈系数的时候,振荡器的频率也会变化。 五、实验步骤 1、三点式 LC 振荡器 (1)连接实验电路 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 K1、K9、K10、K11、K12 向左拨,K2、K3、K4、K7、K8 向下拨,K5、K6 向上拨。主板 GND 接模块 GND,主板+12V 接模块+12V。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后侧的船形开关,K1 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 LED1 亮。 (2)测量 LC 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 的发射极(J5 处)观察反馈输出信号的波形,调节T2,记录输出信号频率f0 的变化范围,比较波形的非线性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