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 绪论 1、环境空间数据获取的方法: 基于地面的采集方法:现场观测、实际测量、实际调查 基于遥感的采集方法 2、遥感的概念: 即遥远的感知,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 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接触处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3、遥感系统包括: 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其中信息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姿态校正、几何校正、增强处理、聚合分类。 4、遥感的分类:(P4) a.按遥感平台:地面、航空、航天、航宇 b.按探测波段: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多波段 c.按工作方式:主动、被动 d.按应用领域: e.按传感器:地磁波、高光谱、声波、重力、磁力、地震波 f.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5、遥感的特点: 宏观性、时效性、综合性(概括性)、经济性、局限性 6、遥感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a.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阶段(是什么) b.空间信息的定位分析阶段(在哪里) c.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阶段(如何变化) d.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阶段(多源信息的复合)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与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 (波长由小到大):γ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 2、目前遥感应用的各电磁波波段及特征: 紫外线 0.01-0.4µm 源于太阳辐射 应用于荧石矿、石油勘探 可见光 0.4-0.7µm 源于太阳辐射 遥感的主要波段 红外线 0.7-3µm 3-6µm 6µm-1mm 近红外 主要源于太阳辐射 中红外 源于太阳辐射和地物热辐射 远红外 源于地物热辐射 城市热岛、热污染、热惯量 微波 1mm-1m 主动遥感 3、电磁辐射量度: a.辐射能量 Q/W: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能量 b.辐射通量Φ: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辐射能量 c.辐射强度I: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微小辐射源向某一方向辐射的能量 d.辐射照度E: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接收的辐射能量 e.辐射出射度Me: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 f.辐射亮度Le:在单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