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赤扁谷盗 成虫特征 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 栖息场地和习性 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 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 — 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 — 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 — 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 — 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 体长约3 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 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第二年4 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 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 、9 月产生第二代。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玉米象 身体长3 .0 到4 .0 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翅上有4 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来年春天,在仓外越冬的成虫爬回到仓库,继续危害储藏的粮食。 玉米象是重要的第一食性储粮害虫,又叫蛀蚀性储粮害虫,危害稻谷、麦类、高粱、玉米以及油料、薯干、中药材、粮食制品等储藏物,是我国头号储粮害虫。 赤拟谷盗 体长约3 到5 毫米,长椭圆形,颜色较深,褐黑色或锈赤色,稍有光泽。鞘翅上有纵行刻点。 赤拟谷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