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板有眼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运用字理、想象说话、创设情景、课外拓展等方法,理解“闲人少,才了,又,昼出耘田夜绩麻”等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前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诗人翁卷的眼中,四月的乡村不但景美,人也勤劳。那么在诗人范成大的笔下,四月的乡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跟随范成大,一同走进四月的乡村吧。 2.师:齐 读课题。杂 兴 ,就是有感而 发,究 竟 诗人范成大是因为 看 到 了怎样的景象,有感而 发写 下了这 一首诗呢? 二 、初 读诗文,正音 1.师:请 大家 把书 翻 到109 页 。借 助 拼 音 把这 两首诗读两遍 。要 求 读得 正确,流利,字正腔 圆 。 生:( 学生自 由 朗读) 2.检 查 读书 情况 : ⑴ 师:谁 来 读诗?你 觉 得 那些 字的读音 要 提 醒 大家 注 意 ? 在这首诗里也有一个多音字,他能注意了,真了不起,我们来看一下,(幻灯片 “供”), 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当意思是从事时。应该读第四声。全班把这个多音字读一读。(生读多音字)一起把这句诗齐读一遍。(幻灯片出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谁再来读?全班齐读。 三、再读,读出音韵美 ⑴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看来大家都把生字词的读音掌握好了。现在请大家再读古诗,这次要求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节奏美。(指名读) 生读。(师相机点评) ⑵师范读。 师:谁来读?(师评:你会读,你注意了每一行的第四个字稍作停顿;后三个字稍微拖长读音。) ⑶师:全班来一遍,把诗读得有板有眼。 ⑷师: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中,诗的韵味全体现出来了。 四、品诗,体会诗中人勤 A.找农事: 1.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不知不觉把这首诗读了几遍下来后,你眼前出现了怎么的画面?(生:人们在种田织布。生:人们很忙。) 2.师:请大家快速的再次默读这首诗,用笔找出人们都在忙些什么事情? (生:耘 田、绩 麻 、耕织、种瓜) B. 字 理 品 词 : ⑴ 师 :(“ 耕 耘 ” 的 字 理 ) 我 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