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示范村典型材料民族团结示范村典型材料村位于镇西南部,东与通惠村相邻,南接永惠四、五队,西靠惠农渠,北接惠农渠。辖内 9 个村民小组,其中回族村民小组 7 个,清真寺 5 个,全村总人口 1542 人,其中回族 1104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72%,全村耕地面积 4620 亩,荒滩 1350 亩,劳动力 942 人,党员 35名,201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7580 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以民族团结为抓手,团结带领全村回汉各族人民,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大力发展经济,通过招商引资,争取项目,在全村回汉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沙石硬化道路 2 条,长 2.7 公里,修建长 5.7 公里、宽 8 米的中心路1 条,上土方 6.2 万方;维修活动场所,添置办公用具,方便群众办事;全村共有支斗农沟 52条,支斗渠 28 条,各类配套建筑物 150 座,通过国土整治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 2600 亩。种植以玉米、油葵、脱水蔬菜等为主,年种植面积 3000 亩以上,年收入 62 万元;全村年存栏牛 4200 头,羊存栏 2000 只;农民经纪人 16 人,年从事流通贩运收入 206 万元;劳动力输出302 人,实现劳务收入 350 万元。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民族团结工作顺利开展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把民族团结工作同党建工作同安排,同考核。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工作有人干,有人抓的机制。制定民族团结工作职责,每月召开民族团结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情况,发现和解决在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促进创建活动有序发展,村上今年投入创建工作经费三万元,加大了对文化阵地、村容村貌、以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的投入,通过抓机构,抓人员、抓考核,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深入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工作的良好氛围。村上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计划,在村部、清真寺分别制作横幅 6 条、刷写标语 8 条、宣传栏 8 快,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使村民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三、统筹经济发展为抓手,凝聚了民族团结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抢抓机遇、民主管理,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跨越。近几年村通过民主议事会“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