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国学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以国学经典篇章陶冶学生高雅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2、改善性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学生学习国学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4、探索新形式下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措施和手段,实施养成教育的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三、研究工作小结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确定。2、开展前期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在编写校本课程《弟子规》、《诗情画意》的同时,组织引领教师研读国学,加强小学生德育、家校共育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研究。3、优化校园环境,在教案楼门厅和走廊上悬挂《弟子规》章句、名人名言、唐诗宋词等展板;成立了以“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少年”为主题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图书室充实了国学经典读本,阅览室定期开放,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感受国学,营造了学习、诵读国学的浓郁氛围。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发放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每周一节),把早晨第一节课前 15 分钟定为自主诵读时间和检测、评价时间2、(1)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调查阶段① 设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问卷调查表。② 对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进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③ 对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对各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状况作出评价。⑵ 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阶段① 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②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总结课题研2/6究成果。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举办主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及时反馈课题研究成果,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3、开展丰富的活动,如书法、背诵、接龙游戏、猜谜、绘画注释等竞赛活动。把国学中的一些经典运用于日常的行为中促进同学们的养成。即探讨如何把所学践行于现实生活当中。(1)、主要开展学生通过国学教育,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在做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真诚待人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认真负责的习惯;自信自强的习惯。在做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⑵做事方面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讲究效率的习惯;友善合作的习惯;合理消费习惯。在学习方面,主动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用结合的习惯;总结反思的习惯;爱好读书的习惯。(2)、调动家长积极配合协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