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2 页有关西方哲学意象观的历史演进分析有关西方哲学意象观的历史演进分析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历史环境不同,人们对于意象的认识也有所区别,西方哲学意象观认为意象和主体的心智活动有很大关系,包括人的意识、记忆以及思维能力等。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哲学意象观也得以发展和变化,经历过古代本体论、基督教神学、近代认识论以及心灵哲学论,对有关西方哲学意象观的历史演进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二、意象概述意象是西方文学流派的一种,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特殊的情感活动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也可以理解为在感知觉的前提下形成的体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上的感性形象。意象表示潜意识中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示个体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物产生的印象和积累,逐渐形成一种指引现在行为和认识的方法。意象是主体的一种心智活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西方哲学由于主体认识的要求提升而形成意象观的观点。三、西方哲学意象观的历史演进古代本体论古希腊时期的意象观具备一定的自然主义、主观性以及神秘感,比较有名的是柏拉图的洞穴观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其中柏拉图也是哲学历史上最早提出意象观的哲学家,在《国家篇》中有对洞穴的解释,运用意象,也即是隐喻 的表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第 2 页 共 22 页了柏拉图对于人的理解,利用他人映衬,得出人始终被肉体和社会所限制和束缚。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和柏拉图有所区别,其认为感觉、意象、概念统统是从实物中衍生出来,其四因论也是由此而形成,是对事物动因的解说,注重的是客体独立自在性,也是客体获取价值的基础。举例说明,他认为雕像制作的过程当做运动,铜的原料是质料因,其模型是形式因,雕像的艺术家属于动力因,成品可以理解成目的因。对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意象观,分析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意象观更像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能够帮助模拟事物,加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可以获取愉悦感,以此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意象观更加具体、真实,哲学高度也更高。基督教神学西方中世纪逐渐盛行基督教神学,哲学意象观的所有理论属于神学范围,古希腊哲学和宗教文化融合发展成神学哲学,也就是基督教神学意象观。基督教神学认为身体意象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血气之身和属灵之体,其中血气之身负责感觉和营养传输,是灵魂认识世界的前提。灵魂是无法直接接触外物,要通过血气之身才可以获取后天知识。灵魂方面则被刻意美化,认为是灵巧、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