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为众:美国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美国的阶级以财富划分,由于财富悬殊达到了1920 年以来的最大值 — 20%的富人拥有85%的财富, 底层 40%的人一无所有, 加之中产阶级从数量到收入大缩水,美国阶级的鸿沟越来越深,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伴随总统大选的临近,阶级斗争在美国成了时髦语。这一态势也带来了商界的战略调整。“阶级斗争 ”的妖精已经从瓶中跑出来了就在 “阶级斗争 ”在中国内地渐渐被人淡忘时,Class Warfare 突然成了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时髦语。 2011 年 9 月 18 日,身兼美国众议院财政预算委员会主席要职的共和党议员保罗·瑞恩( Paul Ryan)在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发表讲话,指责奥巴马鼓吹的“百万富翁税 ”是利用美国人民“恐惧、嫉妒和渺茫”的心态发动一场“阶级斗争 ”。奥巴马提出的 “百万富翁税 ”,意思是提高年收入在100 万美元以上家庭的收入所得税税率,让他们像其他老百姓一样按最高的35%税率完税,因为实际上,很多这类家庭靠投资获利,他们缴纳的资本利得税税率仅为 15%。奥巴马为他的新税收主张取了个哗众取宠的名称叫“巴菲特法则 ”(据说巴菲特支持并认可使用其名字来鼓吹这一政策),并希望以此降低美国政府日益膨胀的负债和支持他不久前提出的《美国就业法案》( American Jobs Act )。而保罗 ·瑞恩指称: “他(奥巴马)此刻专注于政治性的阶级斗争和他的连任选举中。这对经济没有任何好处。”奥巴马毫不示弱,马上反唇相讥:“这不是阶级斗争,这是简单的算术。 ”对富人多收税并不是奥巴马的新鲜招数。在美国两党就提升联邦政府最高举债限额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口水战中,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这个武器,可是迫于共和党的强烈反对没有如愿。奥巴马推出的3 万亿美元债务削减计划,相当重要的部分就是依赖对富人征收更多的税。他清楚地知道,无限制地挥霍无度已经不得人心,美国国债被降级可以说是当头一棒,不醒不行。可是,既然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以刺激经济,而件件事都需要钱,不能节流那就只能开源— 增税。这年头,当然不能再从已经不堪重负的中产阶级和穷人身上征税,那么劫富济穷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这就是奥巴马所说的“简单的算术 ”。熟悉美国政治和经济的人都知道,这当然不是简单的算术。征税和向谁征税,从来都是美国两党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 随着 2012 年总统大选的日益逼近,关于税收的辩论肯定会越来越激烈,尤其当奥巴马把征税和创造就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