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三门中学叶美莲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 力求使学生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更加严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结合学生的原有基础,学生的一些认知障碍,选择合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的习题进行解决。复习规律环节,通过判断10 个情景下的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来对上节课得到的规律的条件进行巩固,起到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应用规律环节,选择了 3 个典型的、 不同难度有阶梯和层次的习题来熟练规律、巩固规律, 同时总结了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分析思路、解题程序, 体会用机械能守恒解题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与动能定理做了深刻的对比,加深了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的本质理解, 并拓展了机械能变化的求解方法。同时交代了机械能守恒的意义,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了核心素养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守恒的观念,拓展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最后的评价性习题则从原有的情景中走出来,进入了较为新颖情景的机械能守恒的灵活应用, 同时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应用求解,拓宽了教学指导意见中的狭窄的限制,力求拓宽学生的视眼。二、前期分析前一课是在较多的动能、势能相互转变的情景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转变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是高中物理守恒观点的开端,其存在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学生心中有一定的疑惑:既然有了动能定理, 为什么还要学机械能守恒定律?而且,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比较陌生,不会合理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所以安排一节习题课,解决学会心中的一些困惑,帮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的意义,同时, 能从两个角度去理解机械能是否守恒,且能选择合适的公式加以具体情景的应用。且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加以相应的拓展,比如有弹簧在内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等。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判断及其应用时的解答程序难点:根据情景合理选择公式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②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③能从不同角度区分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⑵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用两种方法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②会选择合适的过程和对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③会针对题目的特点合理选择合适的公式加以求解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