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总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 简答:中国奴隶社会行政管理的特色。 P69-p70 第一, 神权政治色彩浓重。 第二, 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第三,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的“家天下”王朝。 第四,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 简答: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四个特点: p70-p71 第一, 君主专制体制的时间长。 第二, 权力集中的程度高。 第三, 思想控制方法不同。 第四, 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 3、 简答:与中国奴隶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三个特点: p71-p72 第一, 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第二, 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 第三, 行政法制逐步建立。 4、 简答:简述 夏 商 西 周 时 期 原 始 氏 族 公 社痕 迹 的残 留 对 君主权力 的影 响 。 P84 1) 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 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 3) 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王权的发挥。 5、 简答:皇权主要包括: p94 1)最高立法权;2)最高司法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 5)最高人事权。 6、简答:简述唐朝统治者针对尚书省权利过大所采取的措施 p120 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首先是将再向议事之所从尚书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降低。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三品”、“同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致使尚书省长官丧失当让宰相的资格,尚书省完全变成奉行机构。第三是尚书省内部进行全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群攻,如规定尚书细务属左、右司,大事应奏着才关白左右仆射,使左右仆射的行政权又为其下级官员左右丞所架空。 2)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迁往门下省,宁改称政事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举提高了中书、门选两省的地位。其次是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中书舍人对口处理上述六部来文,并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其中兼草诏旨的“知制诰”幼犬封还尚书仆射的进呈文件,并有权参与宰相会议。 7、简答:简述隋唐对钱袋地方政府行政图纸调整的主要内容 1)对地方在行政层级进行调整。监狱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州郡设置的失控而造成中央对地方管理难以应付的历史教训,隋唐支出将与地方管理的周均线三级体制变革为州(郡)县二级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