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各章要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名词解释1.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2.影响性摘要:指辅导人员将自己所谈的主题、观点、意见等信息,经整理组织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3.心理评估:是从医学上借用来的术语,主要指评估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4.时间取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的方法。5.阻抗:又称“抗拒作用”,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重心偏移。6.移情:也称共情,是指辅导员旆个人的参照标准,试着将自己融入来访者的感觉世界中,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并把自己的体验再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讨、自我了解,产生被接纳、被理解的感受,共情包括两个主要的步骤,一是精确地感受来访者的世界,能够从来访者的方向去了解事物;二是能够以口语的形式与来访者分享你对他的了解。7.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8.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9.“合理宣泄法”。就是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统统地打发出来。第1页共9页10.呼吸调节:是处理情绪波动的有效方法,通过深呼吸,可以使波动的情绪及时稳定下来。11.自我鼓励法:也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12.对抗:是学生遭受挫折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抗态度。13.压抑:在心理学上专指个别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移出去,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14.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15.神经症:它是一种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16.(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是指自童年或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17.心身疾病。由于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病。简答1.心理卫生的意义。答。增强保持心理卫生,预防心理疾病,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心理疾病日益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的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帮助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对防治各类心理疾病患具有积极意义。2.导致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障碍的原因。答。发育因素;有神经病活动类型问题;有躯体因素,特别是脑的功能失调问题;有家庭因素的影响;还有社会因素的作用。3.健康心理应具备以下标准: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第2页共9页2.情绪正常、健康。3.意志健康。4.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一致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且受人的意志的支配。5.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6.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和谐。7.较强的适应能力。4.发展性辅导的特点为: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2.心理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3.强调发展的原则,发展性辅导虽然也对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但更侧重在“发展”方面,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5.重复在倾听过程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帮助辅导人员验证自己是否理解了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2.可使来访者意识到辅导人员在注意听他的谈话,从而对其继续表达起到鼓舞作用。3.由于重复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关键内容,由此可使来访者后继谈话的主题得到明确,沿着被重复的内容深入下去。4.重复有时使来访者杂乱无章的内容得到清理、归纳,从而帮助来访者对问题进行自我审视。6.如何进行思维训练。答。(1)改变听课方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