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识别码是指什么?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简称为“税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年 1 月 12 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本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未来每个公民可能都将拥有一个由税务部门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用来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对于税收一向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准则。国家将这些税收用于发展经济、建设公益设施,公民也由此获得一定的便利。但现实中总会有一些人逃避税收,而纳税人识别码则是国家为了加强税收管理而产生的。那么,纳税人识别码是指什么?它在税收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一、纳税人识别码是指什么?纳税人识别号,通常简称为“税号”。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年 1 月12 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本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未来每个公民可能都将拥有一个由税务部门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用来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二、纳税人识别码的编码规则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设定的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 15 位、18 或者 20 位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 9 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 6 位行政区划码共 15 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纳税人代码为 15 位,其中:1—2 位为省、市代码,3—6 位为地区代码,7—8 位为经济性质代码,9—10 位行业代码,11—15 位为各地自设的顺序码。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编制的居民身份证18 位码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外国人以其国别加护照号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注意事项:18 位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定:凡是与数字混淆的字母,一律不列入编码(编码中不使用这些字母),这些抛弃的字母是 IOZSV,所以开票时应注意。三、纳税人识别码的应用1、买房买车缴社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