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长城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 9 个省、市、自治区,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全长 7300 千米(14600 华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完整,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长度为 6700 千米(13400 华里)。沿革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联系起来,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贯。约公元前 7 世纪,楚国最早修筑长城。其后,从公元前 6~前 4 世纪前后,齐、燕、赵、秦、魏、韩各国也相继修筑了互防长城。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侵扰,大规模修筑长城。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均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城。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实用文档战国长城战国时期的长城是诸侯国家互防长城,规模较小,互不连贯。①楚国长城。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据史料推测,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地处楚国都城的西北和东北面,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②齐国长城。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③中山国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前 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④魏国长城。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