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翰浯溪诗刻及其他VIP免费

杨翰浯溪诗刻及其他_第1页
1/14
杨翰浯溪诗刻及其他_第2页
2/14
杨翰浯溪诗刻及其他_第3页
3/14
杨翰浯溪诗刻及其他一、 缘起我是在网上浏览“中国书法院田野考察——《永州石刻》考察成果时,注意到杨翰浯溪诗刻拓片的。恕我孤陋寡闻,初看、再看都认定是何绍基所写,然而署名是杨翰。于是,从网上搜一下杨翰书法,顿然明白,二人书法面目何等相似,简直是神形皆似,难分伯仲。到底是谁学谁呢?再搜,知二人生平:何绍基( 1799— 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年号猨叟,湖南道州人。清道光进士,官编修,任国史馆总篡。 做过四川学政, 后来主讲书院。 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著名诗人,杰出书法家。著有《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是晚清宋诗派作家, 善写山水景物, 讲究温柔敦厚。 其书法得力于颜真卿, 探源篆隶,融入行楷,遒劲峻拔,自成一家。行草书尤为一代之冠。杨翰( 1812—— 1879),原名汝栋,后改今名,字伯飞,号海琴,直隶新城(一说 原籍北平,一作宛平,自称督亢或上谷)人,咸丰八年任永州知府。同治十年退居浯溪,建息柯别墅,自号息柯居士。生平雅好山水,工诗文,精于金石书画。尤善行草,人谓得颜之筋。杨翰比何绍基小 13 岁,自然是杨学何了。 杨翰在自著《息柯杂著》中云:“贞老书专从颜清臣(真卿)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入神化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 、《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杨翰尊何绍基为“贞老”,可见是佩服之至了。查找资料得知,杨翰父官四川蓬山,曾祷于峨眉山,生翰,故乳名普贤保。道光二十年(1840) ,鸦片战争起,父逝葬成都,服阙举于乡。道光二十四年举进士,次年入翰林,“淹滞八年之久 ”,以书法金石为乐。京城厂肆、钟彝书画,泉器碑刻甚多。他经常出入其间,与友人共同研讨。偶作题跋,好之者见必手抄。大书法家刘石庵曾称其“题跋、诗、书”为三绝。他在词林识何贞老,成忘年交。服膺其书法,乃潜心学习,渐成规模,以致形神兼备,堪称向同时代人学习的成功范例。回到诗刻上来。初读,有一二字认不准,后面的小字更认不清。于是,还是搜。搜得一个比较详细的解说:本诗选自《浯溪诗文选》。这首诗前有小序,说明当时作诗和用韵情况。全诗写在浯溪月夜与朋友话别时,想到前贤关心国计民生, 珍重友谊, 不禁为自己的新愁别绪忧伤不止。 诗先写自己做永州知府已有七个春秋,甚觉无所事事, 一片自责之心全由“黄尘”托出。接着写诗人对杜甫、元结和黄庭坚等前贤的怀念和赞许,抒发了对杜甫、元结和黄庭坚忠诚国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翰浯溪诗刻及其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