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的思考及设想信访工作作为一项庞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其作用在我国现阶段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我县的情况也不例外,由于历史遗留的诸多原因,在过去的几年中,信访案件呈现出高发和集中上访诸多的突出特点。经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工作,信访案件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信访秩序明显得到好转,信访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缓解社会矛盾的功效。下面就本人分管全县信访工作的经历,浅谈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带来的思考、以及对今后工作的设想和建议。一、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一)做好信访工作,解释疏导是前提当前,群众在信访中提出的问题,既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两者兼有。无论是哪种情况,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的进程,必然会触及到部分群众的利益,一些群众因为心理不平衡而上访,这就要求我们要理顺上访者的情绪,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二)做好信访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我们从近年来的信访工作中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和政治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务必抓好信访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信访工作,不仅讲在口头上,更表现在行动上,还亲自参与信访问题的处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包案处理疑难信访问题,切实解决了不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其效果不仅仅在于领导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在于更高的层面上起到了领导示范的带头作用,有效的促进了全县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做好信访工作,制度创新是保障近年来,我县政法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第1页共5页的信访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大调解格局,使全县的信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不仅得以建立,更是从基层到行业,到部门得到落实,并逐步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已体现出了创新机制带来的实惠,信访案件无论从趋势上还是总体数量上都得到了缓解和化解。(四)做好信访工作,抓好落实是保证从近年来我县信访工作的整体来看,抓好落实才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县曾面临过群众集体访居高不下,进京上访的人数和次数创高峰的境地。针对这种情况,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并组织各乡镇、部门开展了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全面掌握了各类潜在的不稳定问题和苗头隐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县委书记亲自过问并多次专题听取信访工作开展情况,还在县委全委会上强调,要求全力抓好信访工作,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以“两办”文件形式明确责任,落实任务,跟踪督查,使信访案件不仅得到切实解决,更是得到有效控制。二、信访工作带来的思考几年来,通过采取“法制宣传到位、人员教育到位、预防措施到位、解决问题到位”的措施,使信访工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信访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信访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一是对已发信访案件的处理上,相关部门,特别是个别涉案部门由于认识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能推则推、能拖就拖,应付了事,使简单的上访问题复杂化,有的不仅未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反而将矛盾激化,导致越级上访,甚至非正常进京上访。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的就是因为个别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责任心、耐心、缺乏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所导致的;也可以说是由于个别人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致使上访人的初访逐步演变成重复访、缠访、闹访,直至非正常进京上访的。这样的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不仅值得去反思,更是值得去改变现状,这是治标之策。第2页共5页二是要在预防环节上做好文章。部分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对信访工作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未能在“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