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黄茅坪水库冲沟及水库溢洪道下排洪渠整治河道二期工程箱涵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广西满天星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三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黄茅坪水库冲沟及水库溢洪道下排洪渠整治河道二期工程箱涵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本项目主要工作是新建排洪渠(排洪渠箱涵结构断面尺寸为 2 孔3.5×3m),排洪渠经钱隆天下(南)东侧与南宁四职高空地,横穿越竹溪大道,沿山水花都围墙外侧,最终排入竹排冲,全长 574 米,箱涵基坑开挖深度为 5.5m 左右,属深基坑施工作业,加上项目穿越城市主干道竹溪大道基坑防护难度大。受布置交通组织的场地制约,拟建暗涵与原道路相交处,无法进行放坡开挖时,为了临时交通道路的安全,需要在暗涵基坑与临时交通路之间设钢板桩支护,本工程采纳临时钢板桩支护均采纳单排钢板桩进行基坑加固,拉森式新型钢板桩,长度均为 12m,支护范围:暗涵中心线左右两侧各 9m。根据各阶段交通疏导设计,本工程临时钢板桩支护共计 168m。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本工程地质勘察由广西有色金属勘察设计院完成,具体详见《南宁市黄茅坪冲沟及水库溢洪渠河道整治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2024 年 5 月),现摘录如下:(1)地形地貌黄茅坪水库溢洪道排洪渠属南宁市青秀山北侧水系,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场地地面标高 65.18--76.50M,地形起伏较大,属沟谷地貌。(2)地层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经两次钻控查明,场地内的岩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第四系河流冲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粘土及第三系湖相沉积的半成岩。根据场地的地貌单元、岩土成因类型、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特征,对场区内的岩土层进行划分,场地内自上而下的各岩土层依次为:①填土:黄、灰褐色,稍湿至湿,松散状态。素填土为主,局部为杂填土。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局部含 10-30%砾石,局部地段为废弃水泥块、砖头等建筑垃圾,为新近人工填土,填土时间 1-2 年,在旧排洪渠桩号 0+160--0+380M 段则为淤泥质填土。分布层厚 1.20-5.8M,两个方案的拟建场地沿线都有分布。②粉质粘土黄色,稍湿--湿,可--硬塑状态,土质较致密,冲积形成,局部夹木屑等杂质,手搓砂感明显,主要分布于旧排洪渠竹排冲出口,仅在旧排洪渠方案的钻孔 ZK14 中揭露,厚度为 4.20M。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③粘土黄色,稍湿,土质致密,呈硬塑状,冲积形成,韧性高,摇振无反应,干强度高,切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