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 客观题 共15 题(满分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题,每题2 分) 第 1 题. 赵某犯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 A. 判处有期徒刑2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 B. 判处有期徒刑2 年,缓刑3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 C. 判处管制 2 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 D. 判处拘役 6 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 年 第 2 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 对象认识错误 C. 手段认识错误 D. 客体认识错误 第 3 题.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 A. 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 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D. 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第4 题. 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 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非法经营罪 B. 走私普通货物罪 C. 收购赃物罪 D. 偷税罪 第5 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 对象认识错误 C. 手段认识错误 D. 客体认识错误 第6 题. 甲于 2003 年 6 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 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 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 1997 年 3 月间诈骗张某4000 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 34000 元 B. 30000 元 C. 19000 元 D. 15000 元 第7 题.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 A. 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 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 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 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第8 题. 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A.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 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第9 题. 下列哪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