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 ——诗歌鉴赏部分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12—14 题。(8 分) 舟中夜起 (宋)苏轼 微风萧萧吹菰蒲[注],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12.下列作品与这首诗在体裁上归于同一类属的是( )(1 分) A. 李商隐《夜雨寄北》 B. 左思《咏史》 C. 黄庭坚《登快阁》 D. 杜甫《月夜》 13.与“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一句景物描写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2 分)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4.分析画线部分的诗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的作用。(5 分) 【答案】: (三)8 分 12. B(1 分) 13. C(2 分) 14. 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 闷 。诗人由 一开 始 独 自 沉 醉 在平 和 静谧 境 界里 的自 得 ,到 描写暗 潮 、 落 月所 暗 示 的孤 寂 ,情绪 逐 渐 低 落 ,至 此 直接 抒发 出 对 人生不如意 的感慨 和 对 良 辰 美 景转 瞬 即 逝 的遗 憾 。这一句也 为 后 一句情绪 的变 化 蓄 势 。诗人最后 写日 出 后 万 象 萌 动 的景象 ,既 流 露 了对 夜色 清 境 的留 恋 ,也 是心绪 由 感慨 转 为 豁 达的2 表现。(5 分) 【奉贤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 题。(8 分) 江夜【清】吴锡麒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 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 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14.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1 B.2 C.3 D.4 15.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自然清丽 B. 沉郁顿挫 C.豪放飘逸 D.平淡质朴 16.请结合全诗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4 分) 【答案】: 14.(1 分)B 15.(3 分)A 16.(4 分)首联融情于景,通过夜航所见,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1 分);颔联随着诗人行船时产生的错觉,表达出自由逍遥的愉悦(1 分);颈联以“孤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