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VIP免费

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1/9
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9
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3/9
1 2 0 1 9 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 0 2 0 .6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满分为 1 5 0 分,其中阅读部分 8 0 分,写作部分 7 0 分,考试时间为 1 5 0 分钟。 2. 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 积累运用(1 0 分) 1. 按 题 目 要 求 填 空 。 ( 5 分 ) (1) 人不堪其忧, 。(《论语》)(1 分) (2) “ ,此心吾与白鸥盟”出自诗人 的《登快阁》。(2 分) (3)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运用比喻暗示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 ”。(2 分) 2. 按 题 目 要 求 选 择 。 ( 5 分 ) (1) 小明一心读书,不愿参加课外社会调查活动。以下选项中适合用以劝说他的是( )。 (2 分)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 下列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汉字字体演变的界限,有时并不是泾渭分明。在汉字的历史上,大篆和小篆、篆文和隶书都有同时通行的阶段,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的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我们讲字体的发展,只是通过一种字体的典型形态来分析它们的整体差别,很难 。 A. 确定字体产生的准确时间 B. 把握字体演变的整个过程 C. 区分不同字体的字形变化 D. 解释各种字体的演变规律 二 阅读(7 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3 —7 题(1 6 分) 杜诗何以为“诗史” ①杜诗何以为“诗史”?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因为杜诗“善写时事”,具有“实录”的特点。这一解释对杜诗的理解过于简单。宋人胡宗愈认为杜诗详陈个体经历、抒发主体情志, 而读者却可以从诗人的“一人之诗”了解“一代之史”。这个看法显然更为注重诗人自我记 2 述和主体表达对“诗史”的意义。问题是:个人化、主观性的“一人之诗”,何以能呈现公共化、客观性的“一代之史”? ②早期的诗论家,在讨论诗人的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时,往往从儒家诗教观“观风知政”的角度来认识。循此思路,即使是诗人最自然的饥寒之怨和温饱之乐,都具有知其政事之兴衰的意义。晚唐孟启《本事诗》称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此说认为,杜诗之为诗史既源于对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