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环境风险评价10.1 评价目的及工作程序10.1.1 评价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爆炸和火灾,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 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达到可接受水平,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环境风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或者通过自然环境传递的,对人类健康和幸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又具有某些不确定性的危害事件,而环境风险评价就是评估事件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是评价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风险问题,关心的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产生的环境后果。10.1.2 评价工作程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0.1.2。图 10.1.2 风险评价程序流程图10.2 环境风险识别10.2.1 环境风险的类型根据引发环境事故的诱因, 环境风险类型包括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风险和非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风险。 从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的不同组成,环境风险类型进一步划分,见图10.2.1。风险识别步骤对象方法目标原料、辅料、中间和最终产品、工厂综合评价法检 查 表 法 , 评 分法,概率评价法确定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源项分析已 识 别 的 危 险 因素和风险类型定性类比法加权法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定量指数法概率法事故树法后果计算最大可信事故大气扩散计算水体扩散计算综合损害计算确定危害程度危害范围风险评价最大可信事故风险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外推法等级评价法确 定风 险值 和可接受水平风险可接受水平风险管理否是应急措施可接受风险水平不可接受风险水平代价利益分析确 定减 少风 险措施事故现场周围影响区类比法模拟事故损失减至最少图 10.2.1 拟建项目环境风险类型通过类比,确定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1)物料泄漏、 (2)火灾、(3)爆炸。(1)物料泄漏从物质的危险特性分析得知,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主要是液态化工品,导致液态化工品泄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几种可能:①盛装的容器由于腐蚀穿孔或设备缺陷、破损而泄漏;②由于错误操作而泄漏;③输送管道或反应器腐蚀穿孔、破损而泄漏;④输送管道、阀门等设备选型不当, 焊接不良,或材质低劣不符合设计要求;⑤生产设备因故障而泄漏;⑥易燃液体蒸汽,易燃气体因受热超压而泄漏;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