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青春啦啦操》教学设计执教:许慧贤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体验成功和追求成功的快乐。本课通过啦啦操的学练, 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 通过小组拓展活动,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公平竞争和合作创新的意识。同时,适时渗透整齐美、对称美、和谐美等民族审美特质教育。二、教材分析啦啦操起源于美国的NBA的篮球赛,至今已经有180 多年的历史。啦啦操是一项集体操,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各种技巧为一体的一项运动。啦啦操在发展学生协调性、 身体耐力、 素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它完善地弥补了其它健身项目的局限,使身体锻炼更全面,而且适合在学习开展。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状 , 把简单的啦啦操动作配以音乐和队形,并进行拓展,从而形成了一套富有活力和韵律感、 时代感的啦啦操动作组合。 教学内容的选择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 要求学生在动作组合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改创,拓展开始部分及对形变换。 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 在学生已经达到的知识理解和动作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以 “知识了解→技能掌握→技能提高→技能创新”为主线,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安排课的教学内容。三、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 主动参与动作组合的学习 , 自觉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体育活动。2、运动技能目标:了解啦啦操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能完成校园啦啦操动作组合并进行动作组合的拓展。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有氧耐力;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在运动中逐步建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作的协调性与动作规范度难点: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动作表现力五、教学流程:1、引情激趣阶段:上课伊始,由集中注意力练习“为奥运喝彩”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兴奋性。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热身学练,活动身体,调动学习热情。2、主动学练阶段:教师进行动作的示范,讲解,并带领大家集体学练;小组长组织各组分组学练,教师分别语言提示和动作指导。3、拓展展示阶段:教师讲解啦啦操队形变换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