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教学改革围绕整合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拓展反馈平台、革新评价机制五大方面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整合教学目标 根据三亚学院的“311”人才培育模式,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育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倾向,笔者首先明确并整合了教学心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优势,以培育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以后成为一名老师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紧密,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保持教材体系科学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应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有用性和趣味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培育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一)弱化理论教学 总体而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由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老师心理四大部分构成,但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为学习心理和学生心理,对教学心理和老师心理重视不够。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在“理论”与“应用”的选择上,弱化一些理论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这些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上面;依据把教育心理学课程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讨论对象、性质、进展历史和讨论方法;第二部分为老师和学生心理,分别介绍学生的心理和老师的心理;第三部分为一般学习心理(简单介绍各心理学流派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习理论,对教材的第四、五、六、七章进行整合和概括)和学习动机,第四部分包括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学习策略,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定。 (二)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程改革中设置较多的实践课时,增加了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涉及不多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老师的礼仪和沟通等实践内容,并让学生亲自撰写教案并开展讲课竞赛;联系本地的中小学, 让学生每周都有实习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课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