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量多面广,内容涉及到电工与电子学的各个领域。把握好本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对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方面获得知识、素养、技能方面的培育,并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 高职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育,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 ,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现在的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便不能积极参加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 80%,平日成绩占 20%。显然,笔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改革思路 要想实现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发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人才培育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必须对教学现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 1.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教材建设 企业在用人问题上拥有自主权,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就会被录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员工,就会被企业拒之门外。在这样的人员配制状态下,高职院校就不能完全根据自身的意愿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