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命册》语言学探微——言语中的语言成分《生命册》语言学探微——言语中的语言成分 【摘要】:文学制造的过程就是作者通过语言行为表现自身语言能力的过程,是受规则制约的制造,广义上我们认为是一种言语行为,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语言成分,即组成句子的固定结构。本文以《生命册》前三章中的句子为例,分析句子中的存在的语言成分。 【关键词】:《生命册》;语言;言语;准固定短语;固定句子 《生命册》是李佩甫所著,20XX 年 4 月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20XX 年获得第九届矛盾文学奖,是其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对《生命册》文学方面的讨论有很多,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利用《生命册》前三章的语言[1],分析“言语”中的“语言”[2]。 一、语言和言语 “語言”和“言语”不同,索绪尔首先对“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作了区分,他说“语言是言语能力的社会产物,又是必要的惯例(convention)的总汇,这种惯例为社会群体所接受,是每个人能进行言语活动。”“言语是个人运用自己的机能时的行为,它运用的手段是通过社会惯例,即语言。”在句法平面,索绪尔把构成句子看作是言语而不是语言。对此乔姆斯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用语言能力代替索绪尔的语言,用语言行为代替索绪尔的言语,证明“句子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单位,属于语言能力,因为懂得一种语言的人完全可以辨别一个新奇句子是否符合这种语言的规则。”[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姆斯基认为句子也属于语言层面。从广义上来讲,我们认为句子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是言语的直接表现,但是,句子或者组成句子的成分也可能是语言成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固定句子 句子是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言单位,语素、词和词组是静态单位,而句子是动态单位,并且我们认为句子是一个开放的不稳定的系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句子。但实际上,也存在少量这样的句子,人们在表情达意时一般使用同样的句子来沟通,与我们所用到的成语、习惯用语类似,随着人们使用频率的增加而相对固定下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