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战后中国政府救助旅俄华侨讨论一战后中国政府救助旅俄华侨讨论 摘要:护侨作为一种保护自身国民的自觉行为,早在 19 世纪末,我国就已有所重视,尽管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国家仍然关怀每一位海外同胞的安全。一战后旅俄华侨在俄遭受巨大损失,中国政府对华侨实施了积极的救助措施,尤其 1918 年北洋政府的远东武装护侨行动,是继 1885 年美国排华护侨、1911年墨西哥远洋护侨以及 1912 年印尼泗水护侨三大护侨行为之后的又一著名护侨行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武装护侨。中国政府对华侨的救助,不仅使海内外华侨华人倍感温暖,更唤醒了其民族认同感,同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激起广阔人民的民族自觉性。 关键词:北洋政府;旅俄华侨;救助 一、旅俄华侨遭受巨大损失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俄国在华募工人数继远东大开发之后再次达到高潮。十月革命爆发,俄国社会一度混乱,政权频繁更迭,军事斗争此起彼伏,100 多万旅俄华侨滞留俄境,饱尝战争苦难,处境悲惨。 旅俄华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巨大损失。1915 年,沙俄政府通过公开与私下招募的方式在华大规模招工,然而,因难以支付过境费用,众多移民选择独自徒步前往俄境,以及俄国企业主和中方包工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压榨、欺瞒华工以及克扣华工工资的现象频有发生。华工在俄的生产、生活状况得不到保障,受虐待、生病致死者、不堪俄国雇主虐待而逃亡流离失所者不可枚举。更有华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被送至前线,修筑战壕、充当炮灰。 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中,中国移民被划为两部分,相比工人受到苏维埃政权的保护,条件少许改变的状况,相对富裕的定居的那部分人即商人则成了革命的专政对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再声明并谋求与中国亲善,但无论受保护的华工,还是被专政的华商,在俄国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均遭受巨大损失。这一时期的旅俄华工主要是一战期间被招募至沙俄境内从事建筑工事、以服务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于战争的一部分华侨。十月革命爆发后,许多华工奋起参加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在战火中出生入死,据统计,“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直接拿起武器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战斗的旅俄华工总数至少有十多万人”;此外,俄国自政变以来,旅俄华商所遭受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样不可胜数。首先,十月革命爆发后,中俄之间经济政治联系的中断致使“一大批以经营对俄贸易为主的山西商号损失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