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角形的稳定性就只限于“拉一拉”?三角形的稳定性就只限于“拉一拉”? 摘 要:STEAM 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走的是一种重实践的学科整合之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在拉伸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固实验、承重实验,以小组合作探究两个任务的方式,将三角形结构与稳定性紧密结合,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结论,改进原有“拉一拉”的方式,使稳定性的验证更具价值。 关键词:STEAM 教育理念 三项实验 建立三角形结构与稳定性的联系 一、对“拉一拉”的质疑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各版本教材都是这样设计,我们老师大多也是用几十年的老方法——搭个框架,拉一拉,发现只有三角形稳定性最高。难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就这样简单的一拉得到了?那稳定性与三角形结构有没有关系?老师学生没有进一步讨论这之间的关系,草草了事。小学阶段也再也没有此内容的涉及。 二、STEAM 教育理念 最近在教育领域出镜率较高的一个词:STEAM。到底什么是 STEAM 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STEAM 是一种教育理念,STEAM 的原身是 STEM 理念,在这里我们取用的是 STEAM,它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五个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组成,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走的是一种重实践的学科整合之路。在这节课上我们就尝试着体现 STEAM 教育跨学科、趣味、体验、情境、协作、设计、艺术、实证等核心特征。 三、教学尝试,探究走向深度 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如何使用“拉一拉”这一形式,还有什么手段能进一步证明?要怎样建立三角形结构和稳定性之间的联系?为此我们使用 STEAM 理念进行项目探究。 (一)教学框架的捋顺 1.课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播放汶川地震的图片,引出“生命三角空间”,普及地震躲避常识。学生用三条长短不同的小棒摆出三角形。 2.课中 猜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验证:认识三角形结构→证明三角形框架唯一性+拉伸实验→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易变性→加固实验+承重实验→进一步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举例:日常生活事例+创意作品的艺术欣赏 3.课后 拓展作业,扮演三种身份:地震科普知识宣讲员、讨论三角形结构的学者、设计制作形物品的艺术家。 (二)不破不立,立足体现 STEAM 理念 1.“三角形稳定性”证明的破立 “稳定”一词在词典上的释义为:(1)稳固安定;(2)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