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怕病毒的“超级员工”:在疫情前线奋战的机器人不怕病毒的“超级员工”:在疫情前线奋战的机器人 朱叶 今年年初,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司机、保安等组成的“逆行者”队伍在战疫的前沿阵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为众人抱薪者,在风雪中难免会遭遇困难,甚至危险,例如各地有多位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感染上疫情; 每日穿戴防护设备至少 8 小时的前线医护人员,上班时间只能尽量不喝水、少喝水来减少憋尿的痛苦,还有一些抗疫人员连续工作 24 个小时以上。为了降低奋战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让他们能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一批不怕病毒的特别“战士”走上了抗疫前线,他们就是智能机器人。它们有的负责消毒、有的负责送药、有的负责测温巡逻、有的负责打电话筛查,大大减轻了“逆行者”们的工作负担,为抗疫工作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远程机器人 2 月 18 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波医学中心的专家,通过手柄远程操控 700 多公里开外武汉黄陂体育馆方舱医院里的一台超声机器人,“隔空”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做超声检查。 让“远在天边”的专家与病人端“近在眼前”的医生实现远程医疗协作的 ,正是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国电信、华为共建的 5G 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的超声诊断远程机器人技术。中国信息通信讨论院相关人士介绍,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已实现十余项 5G 应用,其中一部分就是通过远程机器人来实现,如在湖北、浙江、上海等地分批上岗,负责远程看护、测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的5G 云端智能机器人等。 这些在治疗和防控中悄然“植入”的高大上技术,为感染类疾病治疗与管理,提供了既可降低人员交叉感染,又可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的“无人”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范。 医疗机器人 身高 1.5 米,进退转弯自如,可以全自动完成病区消毒、医疗物品配送等工作,它就是 3 月 5 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上岗的医疗机器人,它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了防护服等医疗紧缺物资的消耗,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成本。 据介绍,该医疗机器人是深圳一家企业为雷神山医院量身定制,充电一次可连续工作 8 小时,承担了病区多项工作。当搭载消毒箱时,消毒机器人可根据消毒对象不同自动调整喷头,对隔离病区进行消毒,可达到手术室消毒级别,并可实现对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