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丽江攀枝花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分析丽江攀枝花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摘要]特别的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行政区经济所催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两地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是阻碍丽江攀枝花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丽江攀枝花 经济一体化 障碍 丽江和攀枝花两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双赢,并最终实现经济的一体化是有基础的。那么,我们在推动丽江攀枝花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因素阻碍这一进程呢? 一、较高的有形运输成本 1.特别的地理环境制约着有形运输成本的降低 丽江和攀枝花境内是山多谷深,虽然大山培育了两地人民坚忍不拔的性格 ,但也严重制约着两地的对外沟通,总体上还是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端。横亘在两市之间的大山、河流众多,攀枝花山地面积为全市土地面积的 92%,其余为丘陵 0.32%、盆地 0.16%以及河谷盆地 7.52%,丽江山区面积为总面积的92.3%,高原坝区占 7.7%;攀枝花市有大小河流 95 条,都属于长江水系,丽江市共有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的二级及其以上支流 93 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 平方千米及其以上的河流有 21 条。这些高山和河流成为了两市之间天然的障碍,产生了较高有形的运输成本。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制约着有形运输成本的降低 丽江攀枝花两市之间,不通火车,也没有高速公路,两地之间的公路主要是云南省的省道 308 线和四川省的省道 310 线,公路等级并不高,只有永胜县城至永胜瓷厂约为 23 公里的路段为二级路面,整条线路多为盘山公路,弯道多,路面较窄,这些都必定制约着有形运输成本的降低。丽江市区到攀枝花市区的距离大约 270 公里,长途客运班车运行时间大约需要 8 至 9 个小时,从华坪县的江地至攀枝花大约为 40 千米的路段,路面高低不平,路况极差,汽车的运行时速就只能在 15 千米以内了。滞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的制约着有形运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输成本的降低。 二、行政区经济及地方保护所引发的成本 刘君德教授在 1992 年提出了行政区经济的概念。行政区经济的本质在于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强烈干预区域经济,提高行政壁垒,限制了企业跨区域进展,使得全国被分割成大量的相互关联度不高的经济单位,这种经济单位的界限与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省区经济、市域经济以及县域经济都属于这一范畴。我国各地的经济进展仍然是各自为阵,尽管实行了“横向经济联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