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性质 理念 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 能力、探 究 能力,形 成良 好 的思想道 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 身 学习和有个 性的发展奠 定基础。 (三 )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 持 《 全日 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 稿 )》 提出的基本理念,根 据 新时期 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 “知 识 和能力”、“过 程和方法 ”、“情 感 态度 和价值 观 ”三 个 维 度 出发设计 课程目标,努 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 构和实 施 机 制 。 1.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 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 助 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 提高的过 程中有效 地 发挥作用,以适 应未 来 学习、生活 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 身 的优 势 ,弘 扬 和培 育民族精 神 ,使学生受 到 优 秀 文化的熏 陶 ,塑 造热 爱 祖 国和中华 文明 、献 身 人类进步事 业 的精 神 品 格 ,形 成健 康 美 好 的情 感 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 度 ; 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 进步和学生成长 的联 系 ,引 导学生积极 参 与实 践 活 动 ,学习认 识 自 然 、认 识 社会、认 识 自 我、规 划 人生,实 现 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 追 求。 2. 注 重语文应用、审美 与探 究 能力的培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