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大汇总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施工阶段联合建模midas 建模\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建模\钢混结合梁midas 建模 一: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的疑问: (1) 不能随施工阶段显示分层截面的逐步形成过程。 (2) 同一施工阶段内不能激活多个分层截面。 (3) 不能同时考虑非线性,PSC 设计、梁单元细部分析、温度自应力也有问题。 (4) 各分层截面的理论厚度如何考虑? (5) [截面特征调整系数]与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中的[刚度系数]是什么关系? (6) 能否进行 PSC 设计?使用阶段截面应力验算中的P1~P10 对应联合截面的什么位置? 您好! 现就您提出的几个问题逐一回复如下: 1、如果您采用的是标准的联合截面建模,是可以分阶段显示结构形状的,除此以外只能显示建模用截面形状; 2、同一阶段只能激活一种截面,如果要激活两种截面,可以另定义一个空阶段; 3、PSC 设计可以执行,但对于施工过程的应力验算不能做,对于成桥的抗力验算是按建模用截面进行验算的,因此我们始终建议用联合后截面建立模型。不能给出梁单元细部分析结果,因此施工阶段联合截面的计算结果是分位置输出的,因此结果内容相对于单梁的梁单元内力和应力结果内容要详细。温度计算时,注意建模截面要采用联合后截面,否则得到的温度计算结果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施工阶段联合截面的动力分析中。) 4、构件理论厚度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中只能指定一次,因此不同分层的不同构件理论厚度问题现在还不能模拟,建议使用联合后截面的构件理论厚度,毕竟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这个问题我们会再做研究。 5、两者都用于对所指定截面的特性的调整,不同的是刚度系数仅用于施工阶段联合截面,针对的是当前激活截面的特性的调整;而截面特性调整针对的是该阶段所有的截面,因此如果既在刚度系数中定义了调整系数,也在截面特性值系数中定义了调整系数,这两个系数取叠加作用。 6、可以进行 PSC 设计,但得到的结果不完整,没有关于施工阶段过程的验算。施工阶段联合截面给出的截面应力是梁单元应力,因此只有 6 个点的计算应力。位置 P1~P10 针对的是梁单元应力(PSC)的结果。 谢谢! 二:联合截面对于等高梁非常方便,但当梁是变高的呢,在转换成变截面组后,截面非常多,而且梁高是变化的,输入相对点坐标非常麻烦,请问有没有好的方法建立联合截面? 您好! 变截面组不必转换为变截面,这样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会方便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