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思考 摘要: 目前,农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农机人才;培育方法 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健康进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进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培育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农机人才,已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培育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其就业能力,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显得尤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课堂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上好就业指导课是培育农机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农机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内容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在大一下学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职业目标;在大三下学期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教授就业简历的制作以及求职的技巧与方法等。但是,人才培育是一个持续完整的过程,需要学校在大学四年中连续、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培育,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完成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1.2 课程内容枯燥,有用性不强。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学习,对毕业后可能要面对的各种情况没有准确的认知,对即将要面对的就业市场一无所知,导致他们既没有危机意识,又缺乏在工作单位实习或者工作的真实体验[1],在真正面临就业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到迷茫和无助。1.3 师资力量不足。就业指导课程面对的学生群体涉及不同的农业专业方向。上课时,老师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全面了解农机人才市场需求;但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多以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为主,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了解,无法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就业市场需求信息,无法做到理...